【解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出处】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示例】空自去“~”,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
【近义词】操之过急、因小失大
【反义词】欲擒故纵、引蛇出洞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多用于否定句
【 >>详细解释】1、在野外要进入草丛时,切记要先打草惊蛇。
2、对方似仍未察觉,我们先按兵不动,免得打草惊蛇。
3、为了不打草惊蛇,他只是旁敲侧击地询问了来人几个问题。
4、对方似仍未察觉,我们先按兵不动,免得打草惊蛇。
5、对方似仍未察觉,我们先按兵不动,免得打草惊蛇。
6、他的第二个冲动是不必打草惊蛇。
7、这个计谋的关键在于避免打草惊蛇,等对方松懈后,可一举进攻。
8、岐墨,这种秘密事务,需得小心再小心,谨记一点,宁缺勿滥,以免打草惊蛇。
9、这件事急不得,表面要装镇定,以免打草惊蛇。
10、连长告诉我们,不要打草惊蛇,要对敌人进行围攻。
11、这件事得不动声色慢慢跟他磨,否则一打草惊蛇后,很难说服他。
12、他们不得不自污其行,对那些奸臣们虚与委蛇,为的是获得为国尽忠的机会,免得打草惊蛇,四面树敌,以致遭受奸臣们的嫉恨与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