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产业链公司切入智能驾驶,深度布局高精度智能应用

日期:2022-09-30发布:www.qubaike.com

北斗产业链公司切入智能驾驶,深度布局高精度智能应用

随着北斗信息产业链的成熟,技术落地的场景也从“空中”走向“地面”,其中智能驾驶成为产业链公司布局的重要方向之一。

9月30日,中海达集团董事长廖定海接受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正以高精定位技术为切入点,进入智能驾驶赛道。

“过去我们的主业聚焦在卫星导航定位,多为空间信息产业的应用,包括自然资源、测绘、勘探等领域,随着大众应用领域的需求激增,位置信息产业的新空间被打开,车企目前对高精度地图和高精度位置服务的战略方向是一致的。”廖定海对记者表示,智能驾驶将逐步进入产业化阶段,也给空间信息产业链企业带来的新的机会。

2022年1月28日,工信部印发《关于大众消费领域北斗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扩大车载终端北斗应用规模。鼓励车辆标配化前装北斗终端,探索车辆北斗定位+短报文+4G/5G的一键紧急救援模式,在车联网中推广应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

此外,去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11个国家部委联合印发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已有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推动全国统一的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能力建设。

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时空定位作为智能驾驶的基础要素,是决定汽车在现实社会中物理空间和时间的关键数据,而卫星定位技术则是在整车时空定位中最为关键的技术。

中海达副总裁廖建平对记者表示,汽车在自动驾驶状态时,自车的位置需要借助组合导航定位系统来完成,它包括卫星定位模块,如RTK/PPP定位技术,通过接收地基增强网络接收GNSS信号来确定车辆位置。在一些隧道、城市峡谷、高架桥和林荫道路等场景,卫星信号比较弱的情况下,需要借助“惯性导航”技术来确定车辆位置,如IMU(惯性测量单元),该技术根据车辆方位、姿态、速度等信息推算相对精准位置。

未来,“惯性导航”有望成为L3及以上自动驾驶标配产品,当前已有众多头部主机厂和自动驾驶科技企业将惯性导航技术作为自动驾驶方案中核心技术之一。

廖建平表示,在配套技术及硬件优化的加持下,中海达现已开发出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专线,为乘用车、商用车及特种汽车的辅助驾驶或自动驾驶提供车载高精度定位方面的产品解决方案、技术支持与服务,包括高精度定位天线、车载组合(4G/5G+GNSS)天线、高精度定位单元、惯性测量单元、高精度定位算法服务等车载端软硬件产品。

今年上半年,该公司车载端软硬件产品覆盖小鹏汽车、上汽集团、长城汽车、一汽红旗等汽车制造企业以及智能驾驶方案商,获得成功定点的量产车型为13款,主要为国内重点主力OME主机厂和TIER 1客户。

“随着自动驾驶工厂全新生产线落地,明年(智能汽车)天线产品的峰值产能可以做到100万套,高精度导航定位模块目前已接近30万。”廖建平表示,计划在6个月内要把高精度导航定位模块产能拉三倍上去,做到百万级。

万联证券认为,具备自动驾驶能力的汽车必须配备高精度定位模组,随着L3及以上自动驾驶渗透率的增长,高精定位模组需求量巨大。

根据HIS Markit预测,2021年全球新车自动驾驶系统的渗透率为46.9%;2030年渗透率将达到93.0%,其中L3及L4总渗透率可达31%。到2025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将从2018年的30.7%攀升到59.4%,其中国内渗透率将超越全球,在2025年达到75.9%,其中L3及以上渗透率到达20%。

【相关文章】

晚点独家丨AMD 前全球副总裁单羿加入自动驾驶公司鉴智机器人

美国搞芯片禁令打压,中国自动驾驶会被“卡脖子”吗?

光伏首富的沉浮

电池及硅片龙头先后提价 光伏产业链价格居高不下

特斯拉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马斯克称预计售价不超过2万美元

AEB是什么?华为小鹏缠斗智能驾驶 余承东何小鹏隔空互怼

苹果汽车落地时间一拖再拖,L5做不了L3也得等2026年

从出道到交付仅一年,雷军投的“小跑车”来了,小米汽车还要等多久?

百度地图切换为北斗优先定位,新增台北101等全景照片

雷军否认小米“造车”错过窗口,未来两年不再披露造车进展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s://www.qubaike.com/hotnews/a9drklcq.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