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问核酸企业该不该上市

日期:2022-12-02发布:聆风

六问核酸企业该不该上市

接近年末,中国疫情防控严峻性和复杂性开始升级。与此同时,核酸检测公司深圳市核子基因和其神秘监事张珊珊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11月25日,核子基因旗下兰州核子华曦实验室因核酸检测数据异常遭政府通报,联系到此前北京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等多家核酸检测公司,曾因检测信息涉嫌造假等问题被查处,以及达科为、至善生物等核酸检测相关企业扎堆上市的背景,舆论矛头开始指向第三方检测机构,有网文甚至以柳州抗疫成绩出色而喊出“拒绝民营核酸”的口号,一时间,第三方核酸检测企业成为众矢之的。

11月30日,观察者网发布了风云学会会员陈经的文章,提出在全国多地民众生活仍受疫情困扰,其他许多领域的企业经营大受影响的情况下,若核酸检测公司成功上市、股东套现割韭菜,舆论将难以接受。文章发出后,读者反应热烈。资深投行人王骥跃从另一个角度回应了这篇文章。以下是观察者网与他的对话。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骥跃】

一问:最近,核子基因旗下核酸检测公司因核酸造假被查处。据统计,2022年以来,中国政府已经查处了11起核酸造假案件。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多家核酸企业正在排队上市。对这个问题,您如何看?

王骥跃:我也觉得现在核酸检测公司不应该上市,这并不因为核酸检测公司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现在正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越是舆情汹涌,越是应该低调前行。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在舆情风口浪尖的时候,大家的情绪会影响判断,并不是个上市的好时机。再加上这两年核酸检测业务受政策影响很大,无论是业务量、定价、收款,都不是企业自己能决定的,用这两年的数据去上市,本身也会对投资者有误导。

我认为,核酸检测作为老百姓最直接接触到的防疫措施,成了当前过度防疫的焦点问题,承受了很多误解。部分核酸检测机构确实有违法违规行为,也可能有利益输送或贪腐现象,需要更强力的监管和惩罚。但核酸检测本身不应该被污名化,更不能把疫情的扩散归咎于核酸检测,核酸检测还是防疫的有效手段。

11月28日,核子基因总裁张核子在“企查查”上的信息,

近日,核子基因因涉嫌核酸检测造假而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图源:IC PHOTO)

二问:对投资者而言,上市时机的建议听起来没错。但是,在普通公众看来,检测本应为抗疫而生,上市则是筹资做生意的安排。核酸企业上市带给公众的直观感受是抗疫变成了一种生意,正如今年5月某券商所说,“全员检测背后是几万亿的市场”。

王骥跃:这是个误解,抗疫需要各种资源,而有些资源不是天生就有的,是要通过市场机制采购来的。最简单的例子,九安医疗是一家生产抗原检测试剂的公司,产品主要出口到美国,这家公司半年创造的净利润超过100亿。无论美国还是中国,应对疫情物资供应都是重中之重。

核酸检测公司前两年还挺赚钱,利润率比较高,但量不大。今年检测量上来了,但差不多都是赚应收款,政府没钱付,价格还压得很低,企业还得垫成本,甚至有些公司连税款都要自己先垫着。11月初,河南许昌就有核酸检测公司宣布暂停接收新冠核酸样本,因为资金链都快断了。

所以说,核酸检测公司受政策影响很大,不能独立决定自己的业务发展,不适合上市。在这种情况下,证券交易所慎重审核也是对的,因为要看这些检测公司是受政策影响赚的钱,还是靠公司自身实力赚的钱,向公众充分披露公司的投资价值。

另外,核酸检测“上万亿市场规模”的说法,出自一份研报,那份研报的假设条件并不严谨,结论自然也就站不住了。事实上,现在很多地方混管单价已经降到了3元/人以下,而且也并不是全国14亿人每天都在做核酸,所以该延报对核酸检测数量估计偏大,单价估计也偏大,结果就出现了巨大的偏差。

上市公司是核酸检测的龙头企业,从有核酸检测业务的上市公司收入来看,全国的核酸检测业务收入也就是一千多亿的规模,和万亿级别差出一个数量级。今年上半年,有核酸检测业务的10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总和约163亿,仅仅略高于九安医疗一家公司同期的净利润152亿。况且这些上市公司除了核酸检测之外,还有其他业务。

有核酸检测业务的10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和盈利情况

(数据来源:上述10家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

三问:还有读者认为,核酸检测本应由政府来做,如果府没有那么多精力,也应该外包给国企,而不能交给私企。我们看到严肃媒体一再追问几家检测公司的创始人和高管的身份,网络上也出现了各种猜测。

王骥跃:这就是歧视私企的心态在作祟,如果真的由国企承包了检测业务,那舆情又会是“国企从中谋利”了。如果政府不搞市场化采购,核酸检测的供给和质量都会有问题。

私企是合法的市场主体,有能力提供服务,政府又有这个需求,没有道理不用私企的。民营企业不是天然就会违法违规;国企也不是天然一心为公,不会违法乱纪。

对于市场主体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依法监管和处罚就可以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得好的公司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出问题的公司及时依法严惩,这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

大多数核酸检测出问题都是检测工作本身的问题,毕竟检测准确率不是100%,量大了一定会出现偏差。再加上连续疲劳作战以及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等,都可能会导致核酸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情况,所以才需要对初筛阳性感染者进行复核,降低出错的概率。因而,我认为,绝大多数的核酸检测问题并不是故意违法违规的问题,当然也存在极少数恶劣造假报告的情形。

核酸检测数量是非常大的,图为成都市民排长队做核酸检测(图源:IC PHOTO)

与其说是核酸检测公司问题多多,不如说疫情之下检测任务当头,各地对违法违规的核酸检测公司的惩处力度不够。如果都像北京一样对故意造假的核酸公司负责人严肃追刑责,相信核酸公司的问题也会少很多。

四问:前些年中国政府在遏制资本无序扩张方面动作很多,公众对资本的肆无忌惮比较敏感。在核酸检测这一牵涉到我们的全民抗疫大局的事件上,出现多家公司核酸造假、核酸企业扎堆上市的情况,难免使公众产生疑虑。不少人提出疑问:核酸企业的利益冲动会否绑架抗疫政策,使其成为常态,导致我们越来越难以退出“全民抗疫”措施?

王骥跃:资本无序扩张这个问题,和疫情没有关系。前几年资本掀起了一波波的热潮,已经影响到了菜市场、小卖部这种基层民生,监管层后来提出要给资本扩张设置红绿灯,引导资本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资本绑架政策的事情,在我们国家是不会出现的。这么多年来,房地产、互联网、教培等行业,产生了很多个年收入上千亿的世界级龙头大企业。这些行业体量庞大,涉及的从业人员众多,而国家照样该怎么管怎么管,该出什么政策出什么政策。如果房地产、互联网、教培这样的巨头林立的行业都绑架不了国家政策,区区千亿总规模的核酸产业或者抗疫产业怎么可能绑架国家政策呢?没有这个可能性的!

五问:此次抗疫我们已经坚持了三年,核酸检测人均数百次,政府采购花费巨大。公众对检测公司在抗疫中的贡献是有共识的。不过,也有不少人提出,这些花费是不是应该公开透明?核酸检测公司的情况是否也应该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的监督?公众对于这几家核酸检测公司创始人刨根问底,已经反映了这一点。您怎么看?

王骥跃:确实应该公开透明,抗疫到底花了多少钱、花在哪儿了,需要给民众一个交代,也需要政府进行专项审计。不过这个事情,是不是在当下就要做,我觉得不一定。当前的主要工作还是要尽快控制疫情,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这才是首要工作。生产生活秩序恢复之后,国家审计机构应该开展专项审计,并把最终结果向公众披露。

核酸公司受公众监督这个想法挺好,但具体操作会有问题。公众去查看核酸公司的具体检测过程是不合适的,因为检测需要在符合条件的实验室内进行,避免病毒意外传播。以防疫的名义要求查看公司账目也是不合适的,我认为这应该由政府来监管。公众可以监督政府,但不适合去监督具体企业。

六问:三年来,中国在抗疫中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包括全民动员,也包括发挥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两个作用,实现资源的有效调动和调配。但是也出现了个别企业弄虚作假、以次充好或哄抬物价的现象,老百姓对此深恶痛绝。政府事后处罚了不少违规企业,不过,这些“发国难财”的情况仍然屡屡发生,您如何看?

王骥跃:古今中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任何一个制度能彻底杜绝违法违规、发国难财的行为。民众想象着一个理想国,在这个想象的理想国内,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旦出现了也可以立刻得到惩处,得到纠正,所谓“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但实际上,现实中,这个理想国并不存在。

我们可以要求政府朝那个方向努力,但无法要求政府立刻就做到杜绝各种违法违规发国难财的情形发生,也不可能指望所有人都讲良心遵纪守法。出现问题并不可怕,能够依法执政、依法治理、严肃执法、及时处理就好了。对于老百姓普遍反映的问题,中国政府的响应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有做的不好的地方还需要民众持续监督。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相关文章】

中卫沙坡头区人民医院来院就诊公告

9月16日至17日南京鼓楼区开展新一轮区域规模性核酸检测

去成都需要提前做核酸吗?

当年撑警代言全被撤,香港艺人肥妈:钱能再赚,良心和定位得清楚

9月26日阜阳颍东区区域核酸地点+时间

衡阳十一国庆省内出行要隔离吗(最新)

10月15日偃师区继续开展区域核酸检测

抵京后多久做核酸?具体要求来了

外地回南岸的政策最新

兰州永登县城关镇全民核酸采样点点位一栏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s://www.qubaike.com/hotnews/f1ge97sy.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