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不同。治理的基本目的是要实现责权的合理安排与制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经营的目标,即企业财富的最大化。从终极目的来看这两者是一致的,治理基本目的的实现,最终也是为实现其目标而服务的。从而达到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满足。很显然,一种治理模式的确立或形成,就是为公司管理创造了一个适宜的环境,并最终完成对财富的创造,并使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2、两者的主体与客体不同。治理的主体是利益相关者,他们由于投入了专项东西,因而都要治理,以维护各方的利益。管理的主体是经营者,他们为应对供应、生产、销售等基本生产经营问题而进行日常决策。比较而言公司治理主体更多元化些。,管理的客体包括供应、生产、营销、人事等的管理。
3、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从法律的约束力来看,治理不仅要遵从《公司法》、《证券法》等较高层次的法律规范,而且还要遵守政府或相关自律组织提出的治理指引,如我国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因此规范的程度较高,约束力较强。管理在遵守基本的法律法规外,如何管理一.般认为是企业自己的事情,因而体现较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另外,从政府的作用来看,治理中政府通过积极的干预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政府也是现代意义上的治理主体之一,当然这里政府的作用与计划经济时代的政企不分不能相提并论。
4、资本结构反映出的信息不同。从治理的角度来说,反映的是债权人权益和股东权益,从而反映的是这两者的不同地位和权利的问题。而资本结构相对于管理就是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即资产的提供与组成。
5、实施的基础不同。治理通过市场机制以及内外部的显性、隐性契约来实现的,而公司管理主要是通过行政权威的关系来实现。
6、稳定性不同。一般治理结构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这是保证健康稳步发展的需要,而管理往往会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调整相应的管理方法与决策,尤其是对于具体的作业管理层次。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s://www.qubaike.com/shenghuo/h5137dn9.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