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 | pí sōng ròu jǐn |
---|---|
成语解释: | 形容漫不经心,宽泛而无关紧要 |
成语出处: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怎的又合他皮松肉紧的谈了会子道学,又指东说西的打了会子闷葫芦呢?” |
结构形式: | ABCD式成语 |
语法结构: | 联合式成语 |
成语用法: | 作定语、状语;用于人的心情 |
成语年代: | 近代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粘皮带骨
抽筋剥皮
脸憨皮厚
皮里抽肉
钻皮出羽
墙上泥皮
黄皮刮廋
瓜皮搭李树
皮伤肉绽
嘻皮笑脸
顽皮贼骨
皮笑肉不笑
皮相之见
虎质羊皮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皮肉之苦
皮松骨痒
松乔之寿
松枝挂剑
松形鹤骨
松柏之茂
刻不容松
松柏后凋
岁寒松柏
皮松肉紧
松柏寒盟
内紧外松
松下喝道
松贞玉刚
松筠之节
松松垮垮
衣宽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