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 | zhèn lóng fā kuì |
---|---|
成语解释: | 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
成语出处: |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
百度百科: | 振聋发聩,成语,作谓语、定语,聩:耳聋。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用来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语本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一:“ 梁 昭明太子 《与湘东王书》云:‘……未闻吟咏性情,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摹《酒诰》之作。“迟迟春日”,翻学《归藏》;“湛湛江水”,竟同《大诰》。’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太平天囯洪仁玕 《英杰归真》:“常思阐明真道以援引世人,而提撕警觉之不倦。所恨蠢尔愚夫,自安寡昧,即欲一施其振聋发聩之方而无从。” |
成语繁体: | 振聾發聵 |
结构形式: | ABCD式成语 |
语法结构: | 联合式成语 |
读音正音: | 聩,不能读作“ɡuì”。 |
成语易错: | 振,不能写作“震”。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成语造句: | 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除了匕首,投枪,也还有振聋发聩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 |
英语翻译: | lit. so loud that even the deaf can hear (idiom); rousing even the apathetic |
成语年代: | 近代成语 |
感情色彩: | 褒义成语 |
近义词: | 醍醐灌顶、震耳欲聋 |
反义词: | 如堕烟海、装聋作哑 |
发蒙振聩
振振有辞
声振寰宇
振衣濯足
治兵振旅
骇目振心
发聋振聩
稽古振今
弹冠振衿
萎靡不振
振国之患
委靡不振
分贫振穷
如振落叶
声振林木
折槁振落
郑昭宋聋
下塞上聋
推聋装哑
装聋做哑
振聋启聩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眼瞎耳聋
昭聋发聩
发瞽振聋
装聋装哑
推聋做哑
装聋作哑
耳聋眼瞎
装聋作痴
不喑不聋,不成姑公
推聋妆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