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 | diào bīng qiǎn jiàng |
---|---|
成语解释: | 调动兵力,派遣将领。泛指调动安排人力。 |
成语出处: |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 |
成语例子: | 我闻得海上倭贼利害,自去厮杀不成?只是调兵遣将,罚罪赏功而已。 ◎明·无名氏《鸣凤记·文华祭海》 |
结构形式: | ABCD式成语 |
语法结构: | 联合式成语 |
读音正音: | 调;不能读“调整”的“tiáo”;将,不能读作“将来”的“jiānɡ”。 |
成语易错: | 遣,不能写作“遗”。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指调动安排人事 |
成语造句: | 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明 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 |
成语辨析: | 调兵遣将和“兴师动众”;都可表示“调动兵马或动用人力”的意思。不同在于:①调兵遣将含有“派遣将领”;而不含有“大规模出兵”之意;“兴师动众”与之相反;含有“大规模出兵”;不含有“派遣将领”的意思。②当二者的意义引申为“动用人力”时;调兵遣将着眼于“调动安排”;“兴师动众”着眼于“大规模发动。”③“兴师动众”用于否定句式时;还往往含有“不必要惊动许多人”的意思;调兵遣将没有。 |
英语翻译: | deploy forces; move troops |
成语年代: |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近义词: | 兴师动众、招兵买马 |
反义词: | 班师回朝、鸣金收兵 |
吹竹调丝
琴瑟相调
拿腔作调
六脉调和
调朱傅粉
改曲易调
南腔北调
品竹调丝
调朱弄粉
调神畅情
野调无腔
调虎离山
才调秀出
老调重谈
调兵遣将
风调雨顺
兵连祸接
兵贵先声
穷兵赎武
兵以诈立
兵弱于外,政乱于内
兵戈扰攘
精兵简政
兵微将寡
短兵接战
富国彊兵
息兵罢战
排兵布阵
遣将征兵
兵来将敌,水来土堰
胸中百万兵
遣兵调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