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uáng juàn
过于激进与过于保守的人。《论语.子路》:「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抱朴子.外篇.逸民》:「昔狂狷华士,义不事上,隐于海隅,而太公诛之。吾子沉遁,不亦危乎?」
拼音:kuáng bèi
解释
国语辞典
放诞而违背人情事理。《国语.周语下》:「于是乎有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有转易之名,有过慝之度。」《三国志.卷二九.方技传.管辂传》:「辂曰:『与死人语,何所畏邪?』舅大怒,谓辂狂悖。」
拼音:kuáng mèng
拼音:kuáng jī
拼音:kuáng nüè
拼音:kuáng yǐn
纵情饮酒。如:「他每逢节庆,总要邀请三五好友狂饮一番。」近猛饮,痛饮,畅饮
拼音:kuàng huái
拼音:kuàng dàn
拼音:kuàng kuàng
◎ 框框 kuàngkuang
(1) [frame;circle]∶周围的圈
他拿红铅笔在图片四周画了个框框
(2) [convention;restriction;set of rules;set pattern]∶事物的固有格式;传统的做法;事先划定的范围
突破旧框框的限制
在文字、图片周围所加的线条。如:「他用签字笔在照片四周加上了一个红框框。」
事物固有的格式及范围。如:「张女士所编导的舞台剧,突破了传统的框框,令人耳目一新。」也称为「框子」。
英语 to frame, to circle, pattern, convention, restriction
法语 formules, stéréotypes
拼音:kuàng yú
拼音:kāi míng
◎ 开明 kāimíng
[enlightened] 原义是从野蛮进化到文明,后来指通达事理,思想不守旧
开明人士
由野蛮进化到文明。
思想开通,不顽固守旧。如:「他的父母亲都是思想开明的人。」反保守,守旧,顽固
拼音:kāi huáng
拼音:kāi chéng
拼音:kāi hé
拼音:kāi xí
开始吃酒席。《文明小史.第四二回》:「打完了牌,开席吃酒。」
拼音:kāi méng
拼音:kāi shuǐ
◎ 开水 kāishuǐ
[boiled water] 煮沸的水
煮沸的水。《儒林外史.第三回》:「我扶著他,你且去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来灌他一灌。」《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却说张老让他三个坐下,便高声叫道:『大舅妈,拿开水来!』」近滚水反冷水
拼音:kǎi yì
拼音:kǎi chàng
拼音:kù shān
拼音:kù jiǎo
拼音:kuī jì
怀著野心窥视,伺机而动。《宋书.卷八四.袁觊传》:「而群小构慝,妄生窥觊,成轸惑燕,贯高乱赵,谗人罔极,自古有之。」
拼音:kuī jiàn
◎ 窥见 kuījiàn
[get a glimpse of] 暗中看出或觉察到
从一个人的生活作风可以窥见他的思想意识
偷看到。如:「她经过一幢民宅时,无意中窥见有人在翻箱倒柜,立刻报警处理。」
看出、察见。如:「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窥见他的豪情壮志。」
拼音:kuī chān
拼音:kuí kuí
敬谨恐惧的样子。《孟子.万章上》:「祗载见瞽瞍,夔夔斋栗。」
英语 awestruck, fearful
拼音:kuì diàn
◎ 馈电 kuìdiàn
[feed] 供给电能、供电;尤指对一个电路供电
拼音:kuì lóng
拼音:kuì yuè
拼音:kān luàn
◎ 戡乱 kānluàn
[quell rebellion] 镇压叛乱
平定乱事。《隋书.卷一五.音乐志下》:「成功戡乱,顺时经国。」
拼音:kān wèn
审问。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有什么合审的罪囚,押上勘问。」《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追问马主,捉举子到内侍省勘问。」
拼音:kěn huāng
◎ 垦荒 kěnhuāng
[reclaim wasteland;reclaim virgin soil;open up wasteland] 将荒芜的土地开垦出来
开垦荒地。如:「十几年前,就有人在此垦荒了。」
拼音:kuā yào
◎ 夸耀 kuāyào
[flaunt;brag about;show off;make a display of] 向人炫耀自己的长处、优势、功劳等
过分炫耀、吹嘘。宋.苏洵〈送石昌言为北使引〉:「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也。」近夸口,炫夸,炫耀反害臊,谦虚,谦逊
拼音:kuā fú
拼音:kūn zān
拼音:kūn wú
拼音:kūn jù
流行于我国江浙一带的剧种。参见「昆腔」条。
拼音:kūn líng
地神。《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比者星辰谬越,坤灵震动,灾异之降,必不空发。」
拼音:kǔn jì
将军受命制事,统有兵权。唐.李讷〈授卢宏正韦让等徐滑节度使制〉:「简自子心,膺兹阃寄,总齐邦事,节制王师。」
拼音:kāng bǐ
◎ 糠秕 kāngbǐ
(1) [chaff]∶在打谷或加工过程中从种子上分离出来的皮或壳
(2) [worthless stuff]∶比喻琐碎的事或没有价值的东西
谷类废弃不可食的部分。比喻琐碎或无用的事物。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也作「秕糠」。
英语 same as 秕糠[bi3 kang1]
德语 Spreu
拼音:kàng biǎo
拼音:kàng nì
拼音:kàng làng
拼音:kàng wán
拼音:kàng yán
拼音:kǎo wén
解释
拼音:kào hòu
拼音:kǒng dào
◎ 孔道 kǒngdào
(1) [pass;passage providing the means of access to a place]∶通往某处必经之关口
(2) [thoroughfare]∶大道;大路
(3) [teachings of Confucius]∶孔子之道
大道,四通八达的要道。《汉书.卷九六.西域传上.婼羌传》:「去长安六千三百里辟在西南,不当孔道。」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二出》:「兹奉严君而同上公车,须别慈母而载驰孔道。」反小径
孔子的学说。唐.韩愈〈进学解〉:「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
英语 opening providing access, the teaching of Confucius
德语 eröffnen (V)
法语 ouverture donnant accès, l'enseignement de Confucius
拼音:kǒng fāng
钱的别名。因旧钱币中有方形的孔,故称为「孔方」。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言食则糊口,道钱则孔方。」《文明小史.第四回》:「调停惟赖孔方;绅士责言,控诉不遗余力。」也称为「孔方兄」。
拼音:kòng zhì
◎ 控制 kòngzhì
[control;command] 掌握住对象不使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或使其按控制者的意愿活动
控制羊毛市场
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操纵,节制使不超出范围或随意活动。《北史.卷一.序纪》:「昔朕远祖总御幽都,控制遐国。」《新唐书.卷一三三.王忠嗣传》:「劲兵重地,控制万里。」如:「控制饮食」。近把持,操纵
英语 control, to exercise control over, to contain
德语 Kontrolle, Steuerung (S), etw. in der Gewalt haben, lenken, beherrschen, kontrollieren (V)
法语 contrôler, maîtriser
拼音:kāi jì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