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ǐng jiàn
拼音:lǐng lǜ
拼音:lǐng shāng
拼音:lǐng duì
拼音:lú shēng
乐器名。流行于我国苗、傜等少数民族的吹奏乐器。将若干竹管分成两排,插入木制笙斗中制成。每管根部均装有簧片,靠吹奏时振动簧片发音。芦笙可分单管、双管、五管、六管等,以六管最常见。过去多于舞蹈和歌唱时做伴奏之用,现在也用来独奏。
拼音:lú zhā
冶炼过程中所产生的杂质,再经过氧化而与金属分离后所形成的渣滓。
拼音:lú líng
拼音:lú chuí
拼音:lǔ tǒng
拼音:lǔ mǎng
◎ 鲁莽 lǔmǎng
[hot-headed;rough; rude and rash;rash] 言行不仔细考虑,轻率从事
鲁莽从事
粗心、冒失。《文明小史.第二六回》:「官府捉人的事太鲁莽了,不曾合外国人商通。」也作「卤莽」。近莽撞,粗心反精细,细心
拼音:lù shuǐ
◎ 露水 lùshuǐ
(1) [dew]∶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的水珠
夜间的露水
(2) [temporary;not lasting long]∶比喻短暂、易于消失
露水姻缘
靠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而凝结成的小水滴。元.张昱〈秋兴〉诗:「金盘露水何曾见?纨扇恩情未肯休。」近露珠
比喻短暂而不正常的男女关系。元.汤显祖《还魂记.第三二出》:「凭说便和伊青春才貌恰争些,怎做的露水相看仳别。」
英语 dew, fig. short-lasting, ephemeral
德语 Tau, Morgentau (S)
法语 rosée
拼音:lù jǐng
没有覆盖的井。南朝梁.简文帝〈初桃〉诗:「飞花入露井,交干拂华堂。」唐.王昌龄〈春宫曲〉:「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拼音:lù jié
拼音:lòu chǒu
◎ 露丑 lòuchǒu
[lose face;make a fool of oneself;make an exhibition of oneself;bring shame on oneself] 露出丑相;丑事败露
露丑的事咱不做
拼音:lù chù
拼音:lù zé
拼音:lù lài
拼音:lù mù
拼音:lái rén
◎ 来人 láirén
[bearer;messenger] 送取东西来的人,带信人
收条请交来人带回
来使。《文选.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诗》:「来人忘新术,去子惑故蹊。」《文明小史. 第三五回》:「悔生连忙收下,代写收条,付与来人去了。」
后人。《文选.扬雄.剧秦美新》:「宜命贤哲作帝典一篇,旧三为一,袭以示来人,摛之罔极。」
拼音:lái sū
本指商汤征伐,因其来而使百姓能获得困苦之解脱与苏息。语出《书经.仲虺之诰》:「徯予后,后来其苏。」后泛指百姓从困苦中获得解脱。《晋书.卷六二.祖逖传》:「沉溺之士欣于来苏,庶几国耻可雪。」
拼音:lái yì
◎ 来意 láiyì
(1) [purpose in coming;what one has come for]∶到这里来的意图
请说明来意
(2) [coming situation]∶未来的情况
来意如何
来者的意图。《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下.公沙穆传》:「来意厚矣。夫富贵在天,得之有命,以货求位,吾不忍也。」《文明小史.第三八回》:「问他来意,他说是暂时驻扎,就要走的。」
拼音:lái jìn
◎ 来劲 láijìn
(1) [be full of enthusiasm;in high spirits]∶热心肠、干什么就爱什么
他越干越来劲
(2) [exciting;exhilarabing;thrilling]∶立时引起一种情感波动,深深地感动人的状态
这样伟大的工程,可真来劲
有劲头、有干劲。如:「原来这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难怪一个个干得那么来劲。」
拼音:lái jiàn
◎ 来件 láijiàn
[communication or parcel received] 送来或寄来的文件或物件
送来或寄来的物件或文件。如:「本单位规定,所有来件一定要编码存档,以便备查。」
拼音:lái shān
拼音:lái guó
拼音:lái yī
周代老莱子著五彩斑襕衣娱亲,世称其衣为「莱衣」。唐.徐坚《初学记.卷一七.人部上.孝四》:「孝子传曰:『老莱子至孝,奉二亲,行年七十,著五彩褊襕衣,弄鶵鸟于亲侧。』」后比喻孝养父母。唐.孟浩然〈夕次蔡阳馆〉诗:「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也作「莱彩」。
拼音:lì xiāo
拼音:lài shì
拼音:léi dòng
◎ 雷动 léidòng
[thunderous] 声音如响雷震动
台下欢声雷动
形容声音震动洪大,如同打雷一般。如:「掌声雷动」。
雷声震动。《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雷动猋至,星流霆击。」汉.贾谊〈旱云赋〉 :「正惟布而雷动兮,相击冲而破碎。」
拼音:léi gǔ
拼音:léi chán
拼音:léi xíng
拼音:liáng zǐ
过节嫌隙或纠纷宿怨的江湖黑话。如:「上回这两大帮派为了争地盘而结下梁子,近日又发生了一次大火拼。」
拼音:liáng wǔ
拼音:liáng duān
拼音:liáng bàn
◎ 凉拌 liángbàn
[dress cold vegetable in sauce] 把食品加调料拌和凉着吃
凉拌粉皮
菜肴冷食的调理方法。如:「凉拌竹笋」、「凉拌黄瓜」。
拼音:liáng yīn
拼音:liǎng quán
◎ 两全 liǎngquán
[be satisfactory to both parties;have regard for both demands] 顾全双方;成全两个方面
两全其美
两全的办法
顾全双方,于两方面皆无损害。《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如今且按其景致,或两字、三字、四字,虚合其意,拟了出来,暂且做灯匾联悬了。待贵妃游幸时再请定名,岂不两全。」近兼顾
拼音:liǎng cháo
拼音:liǎng shǔ
拼音:liǎng shuì
拼音:liàng jiě
◎ 谅解 liàngjiě
(1) [understanding; agreement of opinion]∶了解实情后原谅或消除意见
互相谅解
(2) [entente]∶国与国之间的协定。关于在外交事务中共同采取行动、方针或政策的成文或不成文的共识
了解实情而原谅别人。如:「我这样做是不得已的,希望你能谅解。」
拼音:liú fàng
拼音:liú mù
拼音:liú lì
拼音:liú sú
◎ 流俗 liúsú
(1) [prevalent custom; current fashion] 世俗,一般的风俗习惯
文史星历近乎仆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诋尽流俗
(2) 也指一般的风俗习惯。另指世俗之人
流行于社会上的风俗习惯。《礼记.射义》:「幼壮孝弟,耆耋好礼,不从流俗,修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世俗的人。《文选.张协.杂诗一○首之五》:「流俗多昏迷,此理谁能察。」
拼音:liú yì
拼音:liú huā
拼音:liú pèi
拼音:liú yō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