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式词语

本页面整理ABCD式的词语有哪些,ABCD式词语指的是四个字的词语中,每个字都互不相同,例如热火朝天、十字路口、五花八门等等,详细请看以下内容。

壁间蛇影

拼音:bì jiān shé yǐng

解释
据汉应劭《风俗通.怪神》所记:杜宣饮酒,见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作痛,多方医治不愈;后知为壁上所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病即愈。《晋书.乐广传》也有类似记述。后因以"壁间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并日而食

拼音:bìng rì ér shí

解释

并日而食 bìngrì’érshí

[be very poor] 隔几天才能吃一天的饭,形容生活窘困之极

-----------------
国语辞典
并日而食bìng rì ér shíㄅㄧㄥˋ ㄖˋ ㄦˊ ㄕˊ
  1. 两天只吃一天的食物。比喻贫穷食不能饱。《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2. 形容公务繁忙,无暇饮食。三国.蜀.诸葛亮〈闻孙权破曹休魏兵东下关中虚弱上言〉:「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全于蜀都。」

并无二致

拼音:bìng wú èr zhì

解释

并无二致 bìngwú’èrzhì

[correspond with] 没有多大区别

并世无两

拼音:bìng shì wú liǎng

解释
犹举世无双。

并赃拿贼

拼音:bìng zhuō ná zéi

国语辞典
并赃拿贼bìng zāng ná zéiㄅㄧㄥˋ ㄗㄤ ㄋㄚˊ ㄗㄟˊ
  1. 行迹露败,当场人赃俱获。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今日个并赃拿贼更推谁,你刬地硬抵著头皮儿对。」也作「并赃拿败」。

并疆兼巷

拼音:bìng jiāng jiān xiàng

解释
形容屋宅广大。

并威偶势

拼音:bìng wēi ǒu shì

解释
谓聚集声威势力。

并为一谈

拼音:bìng wéi yī tán

掤扒吊拷

拼音:bīng bā diào kǎo

冰雪聪明

拼音:bīng xuě cōng míng

解释
形容人聪颖。
-----------------
国语辞典
冰雪聪明bīng xuě cōng míngㄅㄧㄥ ㄒㄩㄝˇ ㄘㄨㄥ ㄇㄧㄥˊ
  1. 比喻非常聪明。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李文益丰姿绰约,冰雪聪明,演西楼记于叔夜,宛似大家子弟。」

冰天雪地

拼音:bīng tiān xuě dì

解释

冰天雪地 bīngtiān-xuědì

[world of ice and snow] 形容冰雪漫天盖地,非常寒冷

这么多的孩子,他身体又不好,冰天雪地的,怎么能行呢?

英伦诸岛乃属冰天雪地之区。——〔英〕 赫胥黎著、 严复《天演论》

-----------------
国语辞典
冰天雪地bīng tiān xuě dìㄅㄧㄥ ㄊㄧㄢ ㄒㄩㄝˇ ㄉㄧˋ
  1. 形容气候严寒。如:「北极地方,整年都是冰天雪地。」冰天雪窖,雪窖冰天

英语 a world of ice and snow

法语 ciel glacé et terre enneigée, temps glacial

冰魂雪魄

拼音:bīng hún xuě pò

解释

冰魂雪魄 bīnghún-xuěpò

(1) [pure and noble] 比喻行为高尚,操行清白

刘得仁…既终,诗人争为诗以吊之,唯供奉僧栖白擅名。诗曰:“忍苦为诗身到此,冰魂雪魄已难招。”——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2) 也喻指梅花

广寒宫里长生药,医得冰魂雪魄回。——· 陆游《北坡梅开已久忽放一枝戏作》

-----------------
国语辞典
冰魂雪魄bīng hún xuě pòㄅㄧㄥ ㄏㄨㄣˊ ㄒㄩㄝˇ ㄆㄛˋ
  1. 比喻清高亮节的精神或灵魂。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海叙不遇》:「忍苦为诗身到此,冰魂雪魄已难招。」

冰肌玉骨

拼音:bīng jī yù gǔ

解释

冰肌玉骨 bīngjī-yùgǔ

(1) [white and smooth]∶用于赞美妇女的皮肤光洁如玉,形体高洁脱俗

(2) [noble and unsullied]∶形容雪中梅花的超逸之态

-----------------
国语辞典
冰肌玉骨bīng jī yù gǔㄅㄧㄥ ㄐㄧ ㄩˋ ㄍㄨˇ
  1. 形容美人的体肤洁白晶莹。宋.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词:「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一折》:「你看他雾鬓云鬟,冰肌玉骨,花开媚脸。」

  2. 形容花朵秀雅耐寒。《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水仙冰肌玉骨,牡丹国色天香。」《幼学琼林.卷四.花木类》:「冰肌玉骨,乃梅萼之清奇。」

冰寒于水

拼音:bīng hán yú shuǐ

解释
《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后遂以"冰寒于水"指后来居上。于,也写作"于"。

冰消雪释

拼音:bīng xiāo xuě shì

解释
  • 同“冰消雾散”。
  • 冰房玉节

    拼音:bīng fáng yù jié

    解释
    藕的美称。

    冰清水冷

    拼音:bīng qīng shuǐ lěng

    解释
    冷冷清清。
    -----------------
    国语辞典
    冰清水冷bīng qīng shuǐ lěngㄅㄧㄥ ㄑㄧㄥ ㄕㄨㄟˇ ㄌㄥˇ
    1. 寂寞孤单。《石点头.卷一二》:「像我这鳏寡孤独,冰清水冷,真是天悬地隔。」

    冰解壤分

    拼音:bīng jiě rǎng fēn

    解释
    冰冻消融,土壤分解。比喻障碍消除。

    冰川运动

    拼音:bīng chuān yùn dòng

    解释
    指冰川的移动。运动速度极为缓慢,一般为每年前进几十米至一二百米。中国西藏东南冰川运动速度较快,每年可达300米左右。大陆冰川边缘伸出的巨大冰舌,断裂后进入海洋成为飘移的冰山。

    冰雪严寒

    拼音:bīng xuě yán hán

    冰炭不投

    拼音:bīng tàn bù tóu

    冰解的破

    拼音:bīng jiě dì pò

    解释
    冰冻融解,箭靶射中。比喻问题解决,障碍消除。

    兵不厌诈

    拼音:bīng bù yàn zhà

    解释

    兵不厌诈 bīngbùyànzhà

    [all is fair in war;nothing is too deceitful in warcraft] 兵:军事、战争;不厌:不嫌;诈:欺骗、谋术。用兵作战可以无限制地用计谋迷惑敌方

    事贵应机,兵不厌诈。——《北齐书》

    -----------------
    国语辞典
    兵不厌诈bīng bù yàn zhàㄅㄧㄥ ㄅㄨˋ ㄧㄢˋ ㄓㄚˋ
    1. 语本《韩非子.难一》:「战阵之闲,不厌诈伪。」形容用兵时不排斥以欺诈的方法来取胜。《三国演义.第四六回》:「操使蔡中、蔡和诈降,窃探我军中事,公瑾将计就计,正要他通报消息。兵不厌诈,公谨之谋是也。」也作「兵不厌权」。

    兵荒马乱

    拼音:bīng huāng mǎ luàn

    解释

    兵荒马乱 bīnghuāng-mǎluàn

    [confusion and disorder brought about by war] 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

    -----------------
    国语辞典
    兵荒马乱bīng huāng mǎ luànㄅㄧㄥ ㄏㄨㄤ ㄇㄚˇ ㄌㄨㄢˋ
    1. 形容战争所造成的混乱景象。明.陆华甫《双凤齐鸣记.第二一折》:「乱纷纷,东逃西窜,闹烘烘,兵荒马乱,一路奔回,气尚喘。」兵连祸结太平盖世﹑天下太平﹑安居乐业

    兵慌马乱

    拼音:bīng huāng mǎ luàn

    解释
    见"兵荒马乱"。

    兵车之会

    拼音:bīng chē zhī huì

    解释
    谓因征讨之事会盟诸侯。对"衣裳之会"而言。

    兵闻拙速

    拼音:bīng wén zhuō sù

    解释
    谓用兵打仗当求速胜而不计战法的巧拙。

    兵凶战危

    拼音:bīng xiōng zhàn wēi

    解释
    语出汉晁错《言兵事疏》:"虽然﹐兵﹐凶器;战﹐危事也。故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俯卬之间耳。"后以"兵凶战危"谓战事凶险可怕。

    兵拏祸结

    拼音:bīng ná huò jié

    解释

    • 见“兵连祸结 ”。

    兵戈扰攘

    拼音:bīng gē rǎo rǎng

    国语辞典
    兵戈扰攘bīng gē rǎo rǎngㄅㄧㄥ ㄍㄜ ㄖㄠˇ ㄖㄤˇ
    1. 战争祸乱频仍,不得安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那老母原是兵戈扰攘中看见杀儿掠女,惊坏了再苏的。」

    兵役制度

    拼音:bīng yì zhì dù

    解释
    国家关于公民参加武装组织或在武装组织之外承担军事任务,接受军事训练的制度。参看“义务兵役制”(201页)、“志愿兵役制”(326页)。

    兵贵先声

    拼音:bīng guì xiān shēng

    解释
    1.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后因以"兵贵先声"谓用兵贵在先以自己的声威慑服敌人。

    兵未血刃

    拼音:bīng wèi xuě rèn

    解释
    犹兵不血刃。

    兵在其颈

    拼音:bīng zài qí jǐng

    兵不接刃

    拼音:bīng bù jiē rèn

    解释
    作战时兵器没接触﹐谓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兵不污刃

    拼音:bīng bù wū rèn

    解释
    1.犹兵不血刃。

    禀性难移

    拼音:bǐng xìng nán yí

    秉笔直书

    拼音:bǐng bǐ zhí shū

    国语辞典
    秉笔直书bǐng bǐ zhí shūㄅㄧㄥˇ ㄅㄧˇ ㄓˊ ㄕㄨ
    1. 拿起笔毫不隐讳的写下来。《孽海花.第三五回》:「我是秉笔直书,悬之国门,不能增损一字。」

    丙种射线

    拼音:bǐng zhǒng shè xiàn

    解释

    丙种射线 bǐngzhǒng shèxiàn

    [gamma ray] 镭和其他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放出的射线。也叫“伽马射线”。通常写作γ射线

    病风丧心

    拼音:bìng fēng sàng xīn

    解释
    同"病狂丧心"。

    病由口入

    拼音:bìng yóu kǒu rù

    国语辞典
    病由口入bìng yóu kǒu rùㄅㄧㄥˋ ㄧㄡˊ ㄎㄡˇ ㄖㄨˋ
    1. 疾病是由于饮食不慎所引起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五.禁忌篇》:「病由口入,节宣方也;生劳败静,养道性也。」也作「病从口入」。

    剥皮囊草

    拼音:bāo pí náng cǎo

    解释
    1.亦作"剥皮实草"。 2.古代酷刑,剥下人皮,用草填充之。

    剥肤及髓

    拼音:bō fū jí suǐ

    解释
    喻盘剥深重。

    剥皮抽筋

    拼音:bō pí chōu jīn

    国语辞典
    剥皮抽筋bō pí chōu jīnㄅㄛ ㄆㄧˊ ㄔㄡ ㄐㄧㄣ
    1. 剥下皮、去掉筋,指残酷的刑罚。如:「假如你下次再敢欺骗我,我一定将你剥皮抽筋。」

    包藏祸心

    拼音:bāo cáng huò xīn

    解释

    包藏祸心,苞藏祸心 bāocáng-huòxīn,bāocáng-huòxīn

    [harbor evil intentions;hide malicious intents] 祸心:害人之心。心里藏着坏念头

    瞧这家伙鬼鬼祟祟的样子,准知道他包藏祸心

    -----------------
    国语辞典
    包藏祸心bāo cáng huò xīnㄅㄠ ㄘㄤˊ ㄏㄨㄛˋ ㄒㄧㄣ
    1. 怀藏诡计,图谋害人。《左传.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唐.骆宾王.代李敬业讨武氏檄:「犹复包藏祸心,窃窥神器。」也作「苞藏祸心」。心怀叵测﹑心存不轨

    英语 to harbor evil intentions (idiom)​; concealing malice

    德语 üble Absichten haben (S)​

    法语 (expr. idiom.)​ avoir de mauvaises intentions

    包揽词讼

    拼音:bāo lǎn cí sòng

    解释

    包揽词讼 bāolǎn císòng

    [act as shyster;practise legal chicanery] 词讼:诉论。包打官司,从中敲诈勒索

    旧社会就有一些勾结官府的

    -----------------
    国语辞典
    包揽词讼bāo lǎn cí sòngㄅㄠ ㄌㄢˇ ㄘˊ ㄙㄨㄥˋ
    1. 代人包办讼事从中图利。《儒林外史.第一九回》:「访得潘自业(即潘三)​本市井奸棍,借藩司衙门隐占身体,把持官府,包揽词讼。」

    英语 to canvas for lawsuits (idiom)​; to practice chicanery

    包氏父子

    拼音:bāo shì fù zǐ

    解释
    短篇小说。张天翼作。1934年发表。公馆仆役老包一心望子成龙。他省吃俭用,借钱供儿子小包上学,可是儿子不思长进,整日与纨绔子弟厮混,曾三次留级。大年三十,老包正与上门讨债的人周旋,学校却派人来通知,小包打架伤人,被学校开除,并要赔偿医药费。老包气得昏倒在地。

    饱经风霜

    拼音:bǎo jīng fēng shuāng

    解释

    饱经风霜 bǎojīng-fēngshuāng

    (1) [weather-beaten]

    (2) 由于风吹日晒而变健壮的,晒黑的或晒成古铜色的

    饱经风霜的脸

    (3) 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淋的

    一间平平常常、饱经风霜的小木屋

    (4) [hardened]∶比喻经历了许多艰苦磨难

    饱经风霜的渔民抗议了

    -----------------
    国语辞典
    饱经风霜bǎo jīng fēng shuāng ㄅㄠˇ ㄐㄧㄥ ㄈㄥ ㄕㄨㄤ
    1. 形容历经许多艰辛困苦。如:「他饱经风霜的脸上透著一股刚气。」也作「饱经霜雪」。备尝艰苦﹑饱经霜雪﹑历尽艰辛﹑历尽沧桑一帆风顺

    饱食终日

    拼音:bǎo shí zhōng rì

    解释
    一天到晚吃得饱饱的。比喻无所事事。
    -----------------
    国语辞典
    饱食终日bǎo shí zhōng rì ㄅㄠˇ ㄕˊ ㄓㄨㄥ ㄖˋ
    1. 整天吃得饱饱的,不做任何事。比喻无所事事。参见「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条。南朝梁.萧统〈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陟龙楼而静拱,掩鹤关而高卧,与其饱食终日,宁游思于文林。」废寝忘食﹑井臼亲操

    英语 to spend the whole day eating (i.e. not doing any work)​

    法语 passer toute la journée à manger (c'est à dire ne pas travailler)​

    饱谙世故

    拼音:bǎo ān shì gù

    解释
    谓对世态人情有深刻感受或有丰富的处世经验。